有一些短语就在你的脑海里,像粉虫一样爬来爬去,依偎在你大脑的蜘蛛网角落里。有时它们是一种安慰,就像一首最喜欢的歌曲的歌词。其他的则更令人烦恼。(Kars4Kids广告歌,有人知道吗?)
作家凯文·威尔逊(Kevin Wilson)的《耳朵里的小耳朵》(earworm)是一首(坦率地说很精彩的)小调,是他的大学朋友、演员兼电影制作人埃里克·海利(Eric Hailey)在近25年前创作的,这是威尔逊在一次暑期工作期间为当地一家医院的程序手册插入随机短语的秘密诡计的一部分:“边缘是一个充斥着淘金者的贫民窟。”我们是逃犯,法律对我们的饥渴使我们捉襟见肢。”
患有妥瑞氏综合症的威尔逊多年来一直对自己重复这些句子,以稳定自己的思想,“就像一个魔咒,一种咒语。”他在自己的处女作《芳家》中使用了这句话。现在,他围绕着它创造了一个完整的虚构世界,以“致敬”他与海莉的友谊,海莉于2020年意外去世。正如他在作者的笔记中所说:“写这本书让你有机会回忆起青春期的夏天,那时你觉得自己被困在自己的身体里,但却为自己可能成为的样子而震动。”
《现在不是恐慌的时候》是一个怀旧的故事,讲述了两个不合群的书呆子青少年创作颠覆性艺术的故事,这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感觉不那么孤独。它涵盖了艺术女孩遇见艺术男孩的领域,但有时却令人心碎地诚实,带有“我们与世界对抗”的感觉和朋克摇滚精神,很容易让人跳上舞台。
书名中的“恐慌”在田纳西州的cowpoke Coalfield展开。在1996年的夏天。故事开始于16岁的社会弃儿和崭露头角的作家弗朗西斯·“弗兰基”·巴奇在公共游泳池遇到了来自孟菲斯的瘦长男孩齐克。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做了大多数孤独者在手机、吸脑网络和吸灵魂的社交媒体普及之前做的事情:听音乐,分享他们混乱家庭的故事,然后做爱。
弗兰基和齐克也做艺术。更具体地说,他们制作了一张海报,上面印着“边缘是一个棚户区……”这句话,周围是齐克的插图。然后他们戳破手指,把血洒在纸上(大约是90年代的人),在一台旧复印机上复印数百份,然后把他们奇怪的、匿名的杰作贴满整个城镇。
“它成了我们想要的一切东西的密码,”弗兰基想。“……一个密码,如果我们五十年后再见面,我们可以说这句话,我们就会知道。”我们就知道自己是谁了。”
接下来的事情让我想起了今天的“鸟不是真的”现象,或者里根时代的20世纪80年代的“撒旦恐慌”。镇上的人都疯了,试图找出谁是艺术的负责人,以及这句话的意思。在世界各地的几十个地方都有虚假的所有权声明和模仿者。醉醺醺的爸爸们拿着猎枪组成民兵组织,撕毁海报,追捕肇事者。一些人以各种相关的方式死去。很快,媒体也介入了进来,出现了“未解之谜”和“硬拷贝”的新闻报道。随着阴谋论者涌向煤田,寻找混乱的源头,旅游业开始复苏。“烈焰之唇”将他们的新专辑命名为“棚户区的淘金者”(因为在这本书的世界里,他们当然是这样做的)。在最混乱的时候,齐克和他的妈妈搬回了孟菲斯。
除了小说开头《纽约客》的记者联系弗兰基,找出谁是煤田恐慌的幕后主使的场景,以及小说结尾发生在2017年的几个章节外,《现在不是恐慌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倒叙的方式来讲述的。贯穿全书的大部分内容,最主要的问题似乎是:弗兰基最终会揭露她在这场创造历史的越界行为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真相吗?
最后,她的决定,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并不是真正的重点。相反,威尔逊如此雄辩地捕捉到的是一个人生命中独特的时刻,一个艺术自我表达的小姿态——一个关于生活在边缘和拥抱你的怪癖,不管发生什么——真的有能力改变世界,或者至少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
现在不是恐慌的时候
文/凯文·威尔逊
(出版;256页;27.99美元)